400-999-0882
banner图
推送最新行业新闻资讯,专业深度解读法律知识

律界风云

肖像权保护研究

作者:上海陆宇律师事务所 日期:2024-02-07
文章点击数:

肖像权保护研究

作者:何雨桥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侵犯肖像权的案例不断涌现。

网络时代,很多微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销售商品。有些不法微商会盗用公众人物或明星的肖像来做宣传,以吸引目光并提高销量。私密照片的泄露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肖像权侵犯行为,尤其是对私人生活的侵犯。当某人的私密照片被盗取或非法传播时,会导致个人的隐私暴露,造成精神压力。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向法院起诉索赔。在广告行业中,一些未经授权的商家会使用明星、艺术家或其他公众人物的肖像来推销产品和服务,违反了肖像权。例如,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领域中,某公司未获得明星的同意或合法授权,却将明星的肖像用于广告活动。这些侵权行为会削弱明星的商业形象,并导致经济损失。于是明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并要求制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网络虚拟社交平台上,一些人可能使用他人的肖像进行冒充行为,制造虚假身份并与他人互动。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冒充者的肖像权,也涉嫌欺骗他人。受害者可以向平台投诉并要求删除虚假账号,同时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冒充者的法律责任。有些人利用他人肖像制作恶搞图片、视频或文字等,以侮辱、诽谤他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肖像权,也可能构成名誉权的侵害。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互联网服务商投诉、向法院起诉追究法律责任等。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有权利进行决定、保护和控制的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中,肖像权被视为自然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之一,受到法律的保护。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肖像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人的外貌特征、形态和面部表情等,使得他人能够辨认出这个肖像所代表的自然人。肖像权是自然人对自己肖像的自主决定权、保护权和控制权。具体来说,肖像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1自主决定权:自然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肖像如何使用和公开。只有在获得自然人的同意或者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他人才能够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然人的肖像。2保护权:肖像权保护自然人的肖像不受未经授权的侵犯。任何未经自然人授权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肖像使用行为都可能会被视为侵犯肖像权,受到法律制裁。2控制权:自然人有权控制自己的肖像被使用的范围和方式。他人在使用自然人的肖像时必须尊重自然人的权利,并按照授权的方式和范围进行使用,不得超出合理的限度。

肖像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之一。在中国,肖像权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性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肖像权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根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拥有不受侵害的权利,他人未经授权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著作权法》也涉及到肖像权的保护。根据该法,自然人的肖像作为著作权的对象,享有保护,并可以通过著作权法规定的方式和条件来实现对肖像的保护。相关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司法机关发布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对于肖像权的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侵犯肖像权的情形1.未经授权使用肖像: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了一位明星的肖像,但未经明星本人同意或合法授权。这种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构成了对明星肖像权的侵犯。2.违法传播私人肖像:某个人私下拍摄了他人的私密照片,然后将其上传至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被拍摄者的隐私权,也侵犯了被拍摄者的肖像权。

3.商业利用他人肖像:未经明确授权,某商家将一位公众人物的肖像用于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商业用途,从中获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侵犯了公众人物的肖像权。4.虚假肖像冒充:某个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自己的肖像伪装成他人,并在虚拟社交网络上以他人的身份进行活动。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冒充者的肖像权,也存在欺骗他人的行为。5.违法使用肖像进行诽谤:某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了某个人的肖像,但将其与虚假的消息加以组合,造成对这个人名誉的侵害。这种行为既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也构成对个人名誉权的侵害。这些案例只是对于侵犯肖像权的一些典型情形的描述,实际上还有更多其他类型的侵犯肖像权的案例和情况。侵犯肖像权是被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当肖像权被侵犯时,被侵犯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保护肖像权的同时,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肖像权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和社会实践,以下情况下可能会对肖像权产生限制:在为公共利益、社会福利和知识普及等目的服务的合理范围内,可以对肖像权进行限制。例如,新闻报道、学术研究等领域可以对肖像进行合理使用。在不损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他人可以对他人的肖像进行合理使用。例如,在广告宣传、文化艺术创作等方面,可以使用他人的肖像,但需要征得合法授权或者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自然人可以通过与他人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对肖像进行约定和授权。在约定和授权的范围内,他人可以使用自然人的肖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我们需保持对个人肖像权的保护意识。当肖像权被侵犯时,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社会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肖像权保护的宣传教育,维护公众人物、明星、普通公民等每个人的肖像权

以下是一些保护肖像权的方法:1.学习和宣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肖像权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民法典》等。学习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保护方式,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肖像权的认知。2.控制和保护个人肖像:积极采取措施管理和保护个人的肖像。这包括限制个人信息的分享范围、审慎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设置隐私选项等。谨慎选择发布个人照片或视频,避免给侵犯肖像权提供机会。3.强化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中,警惕他人对个人肖像的潜在侵犯行为。一旦发现肖像权被侵犯,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维权。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个人肖像权被侵犯,可以咨询律师并寻求法律援助。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建议,并协助起草维权信函、寻求赔偿等。同时,可以向相关部门、平台或社交媒体投诉,要求删除侵权内容。

5.定期检查隐私设置:定期检查个人账户的隐私设置,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个人信息和照片。及时更新密码,避免黑客攻击。6.倡导肖像权保护:参与和支持相关组织的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对于肖像权保护的重视。通过社交媒体、文章、演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肖像权的关注度,推动法律保护力度的加强。7.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不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注意设置强密码、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和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以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总之,保护肖像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个人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相应法律知识,合理管理个人肖像的使用和分享。同时,社会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宣传教育的持续推广,形成全社会对肖像权的尊重和保护,确保每个人的肖像权得到有效维护。


返回列表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